肟菌酯(肟菌酯戊唑醇治什麽病)
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殺菌劑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殺菌劑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醚菌酯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醚菌酯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在殺菌劑行業產品市場份額中,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位居第一,其次是三唑類係列殺菌劑。在全球十大殺菌劑銷售中,嘧菌酯、吡唑醚菌酯、肟菌酯這三種甲氧基丙烯酸酯殺菌劑穩居前列,那麽肟菌酯、嘧菌酯、醚菌酯、吡唑醚菌酯同為甲氧基丙烯酸酯殺菌劑,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麽樣的區別和差異化呢?
一、什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
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是一種仿生殺菌劑,化學結構來看,除綠色部分修飾基團的不同,它們都具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團(紅色圈出部分)。
這類殺菌劑的活基團主要作用於真菌的線粒體呼吸鏈中的細胞色素 bel複合物,阻止電子傳遞,影響酶的脫脂化作用,由於酶的脫酯化使其毒力喪失 ,從而抑製真菌生長。
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具有保護、治療、鏟除、滲透作用,能有效防治子囊菌、擔子菌、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。並且對環境相對安全,對植物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,降低乙烯含量,提高植物硝化還原酶活,延緩植物衰老,特別是禾穀類,能提高產量。
肟菌酯:由諾華(現先正達)開發,2000年上市。
嘧菌酯:由捷利康(現先正達)開發,1997年上市。
醚菌酯: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中的第1個上市品種,1996年由巴斯夫上市。
吡唑醚菌酯:由巴斯夫發現,在2001年登記上市。
二、殺菌譜對比
肟菌酯:殺菌譜和嘧菌酯相同,對多數真菌病害有良好活,不過易產生抗藥,不易單獨使用。
針對白粉病、葉斑病、黑星病效果有特效,其他對鏽病、霜黴病、立枯病、蘋果黑腥病、立枯病亦有很好的活。
嘧菌酯:殺菌譜很廣,對子囊菌、擔子菌、半知菌和卵菌綱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。嘧菌酯在我國25種農作物上取得登記,用於防治33種病害。
幾乎可以防治所有真菌病害,如對白粉病、鏽病、紋枯病、網斑病、霜黴病、稻瘟病、白腐病、黑痘病、炭疽病、早晚疫病、葉黴病等均有良好的活。
醚菌酯:殺菌譜不如嘧菌酯廣,但也對大多數真菌都有良好的活,因為上市時間較長,病菌抗較大,但對白粉病等特效,醚菌酯在我國15種作物上取得登記,用於防治13種病害。
主要針對白粉病、鏽病、斑點落葉病、黑星病,同樣對霜黴病、番茄早晚疫病、蘋果瘡痂病有一定效果。
吡唑醚菌酯:相對抑菌活最強,具有較強的抑製病菌孢子萌發能力,對大部分真菌(子囊菌類、擔子菌類、半知菌類及卵菌類等)有抗菌活,在我國23種作物上取得登記,用於防治25種病害,目前已用於100多種作物上。且在玉米和大豆上獲得登記"植物健康作用"。
幾乎對所有真菌病害都有效果,對白粉病、霜黴病、炭疽病、黑星病、葉斑病、鏽病、早晚疫病有較好的防效。
殺菌譜:嘧菌酯>吡唑醚菌酯>肟菌酯=醚菌酯
三、抑菌活對比
吡唑醚菌酯是相對抑菌活最強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,對真菌病菌的孢子萌發具有高強抑製能力,一般在菌絲萌發前期作用很大,是最優秀的保護殺菌劑,雖也具有治療、鏟除作用,但更側重保護。
嘧菌酯、嘧菌酯、肟菌酯對病菌活都較強,但在抑菌活上還是吡唑醚菌酯效果更佳。
活對比:吡唑醚菌酯>嘧菌酯≥肟菌酯≥醚菌酯
四、內吸對比
肟菌酯:具有滲透、快速分布的能,具有一定的向上的內吸,也可做莖葉處理。
嘧菌酯:可引起引起表皮角質層和蠟質層的重新排列,所以不僅能透葉,且能在植物木質部上行輸導,內吸超強,所以可做莖葉處理、種子處理,也可進行土壤處理。
醚菌酯:同樣具有很好的滲透及局部內吸活,可跨層轉移,耐雨水衝刷,在植物體內移動較慢。
吡唑醚菌酯:沒有內吸輸導作用,透葉能力較弱,使得施藥後藥物滯留於施藥部位,保護和植物健康作用更為突出。但在植物體內的傳導活較強。
內吸:嘧菌酯>醚菌酯>肟菌酯>吡唑醚菌酯
移動:嘧菌酯>肟菌酯≥吡唑醚菌酯≥醚菌酯
同樣的,抗紫外線能力:嘧菌酯>醚菌酯>肟菌酯>吡唑醚菌酯
五、安全對比
肟菌酯:安全較高的產品,對大多數作物安全,混配較好,但在康科德葡萄上容易出藥害。
嘧菌酯:滲透極強,一般不要與有機矽、橙皮精油和乳油以及有機磷類農藥混用,小苗期也要慎用,在嘎啦、金帥等蘋果上極其敏感,嘧菌酯+乳油在上海青上會造成藥害。強大的滲透讓防治效果和持效期大增,不過也導致了混配很差,安全較差。
醚菌酯:相比來說較為安全,但對某些甜櫻桃品種有藥害,對其他品種無害,與有機磷農藥混配使用有風險。
吡唑醚菌酯:安全最高,幾乎對所有作物安全,但不可濃度過高,與有機磷農藥在敏感果樹上可能會燒果。
作物安全:吡唑醚菌酯>肟菌酯≥醚菌酯>嘧菌酯
六、速效對比
苯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都是呼吸抑製劑,是抑製病原真菌呼吸作用過程中產生的能量,最終“餓”病原真菌。正因如此,病菌得很慢,藥效當然也相對遲緩,所以,這一類殺菌劑的使用時機一定要提前。
而這一類殺菌劑中,如果以保護劑進行預防病害,見效最快的是吡唑醚菌酯,而以治療劑進行病害防治,見效最快的是嘧菌酯,畢竟內吸+傳導都比較優秀。
速效:吡唑醚菌酯>嘧菌酯≥肟菌酯≥醚菌酯
七、對某種病菌對比
對常見的白粉病來說,醚菌酯≥肟菌酯>嘧菌酯>吡唑醚菌酯,因為醚菌酯、肟菌酯有熏蒸活,對白粉病有特殊作用,所以這兩種的藥效要好於其他品種,特別是在設施栽培上。
對根莖部病害如立枯病、蔓枯病等,嘧菌酯>肟菌酯>吡唑嘧菌酯,因為這些病害中的侵染病原菌在莖基部,需要內吸較強的藥劑滲透傳導經過發病部位,所以嘧菌酯效果較好。
水稻病害中紋枯病:嘧菌酯>醚菌酯>肟菌酯>吡唑醚菌酯。
稻瘟病:吡唑醚菌酯>肟菌酯>醚菌酯>嘧菌酯。
八、抗藥
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均屬高等抗風險,且彼此間具有交互抗(即使用嘧菌酯、醚菌酯、肟菌酯、吡唑醚菌酯、唑菌胺酯、烯肟菌酯、烯肟菌胺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其中任何一種,均會同時對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都產生抗),這也就是近些年普遍反映嘧菌酯、醚菌酯對病害防治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肟菌酯:每季最多施藥2-3次。
嘧菌酯:每季最多使用3-4次。
嘧菌酯:每季最多施藥4次。
吡唑醚菌酯:每季最多使用3-4次
一般情況下與三唑類殺菌劑一起混配,如:戊唑醇、苯醚甲環唑、氟環唑、丙環唑等,或者與保護殺菌劑複配,如:百菌清、代森錳鋅、丙森鋅、代森聯等,或者與其他生物殺菌劑一塊混配,如河南康普森翠白、凱斑等。這樣既能避免抗藥,又能增強藥效。
九、成本對比
根據近幾年各廠家報價及使用劑量計算。
用藥成本對比是:肟菌酯>嘧菌酯>醚菌酯>吡唑醚菌酯
不過在整體使用效果上,嘧菌酯前兩次使用效果很不錯,連續使用就一般了
醚菌酯對白粉病、黑星病效果特效,其他就一般了
肟菌酯複配效果非常獨特,單獨使用抗起來特別快。
吡唑嘧菌酯廣譜保護劑效果不錯,治療的話真是一般般。
針對目前病害情況,建議複配三唑類或者其他生物殺菌劑一起使用,才能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